7月24日,初伏第五天,正午骄阳直射南京东站编组场。13时30分,地表热浪蒸腾,钢轨温度早已突破60℃,站场内货车解编作业渐渐减少——此刻,正是南京桥工段南京线路重点维修车间焊接工区“接骨师”们难得的“天窗”时间。
“今天到南京东编组场第25股道配合更换老旧钢轨。”南京线路重点维修车间工长刘朋话音刚落,大家纷纷按照预先编制的作业计划开始准备。
“发电机、切轨机、仿形打磨机、焊接机具……”副工长魏华旺对着确认单逐件核对40件工机具,“缺一样,焊轨质量就没保障。”他眼神锐利如鹰,带着工友反复调试关键的设备——这是铁打的规矩,机器绝不许带一丝隐患上道。
14时30分,工程车抵达第25股道。乔素林、曹迪合力抬着发电机,步调整齐如同步兵;魏华旺在台阶顶拽紧麻绳,司恒在底下用尽力气托举工具箱:“一二三!”粗犷的号子声里,是筋骨与钢铁的无声较劲。
20分钟后,工机具终于运抵路肩。众人瘫坐在地,拧开绿豆茶猛灌。25道是进行货物列车编组的重要股道之一,日均编组货物列车50余列。
15时20分,施工命令下达。“我们的工作,就是钢轨的‘骨科医生’。”刘朋自豪地说,“切开旧轨,接上新轨,让它恢复如初。”
旧轨拆除,新轨就位。魏华旺和陈晨开始封箱。拥有11年焊轨经验、手上老茧比轨枕锈迹更厚的魏华旺单膝跪在滚烫的道砟上,脸几乎贴住轨底,徒手捏着封箱泥填补缝隙。汗水不断流入眼睛,他只是用力眨几下,不敢用手触碰——这毫厘之间的拿捏,关乎着砂模的密封性。一旦砂模未完全密封,2500℃的钢水发生泄漏将导致焊接失败。
检查封箱作业是否达标
预热枪喷出的蓝红火焰,将杜冉的脸烤得通红。3分30秒后,两端钢轨温度飙至1000℃。“点火!”杜冉点燃高温火柴,刺眼光芒中,砂模内的焊剂瞬间熔成2500℃的橘红钢水,热浪裹着烈焰扑面而来。“预热完成到点火,30秒内必须完成!”他抹去护目镜上的汗水,语气不容置疑。
时间在热浪中煎熬前行。钢水褪去炽红,钢轨终于严丝合缝对接。拆模、推瘤,秒表在刘朋手中嘀嗒作响。推瘤后,800℃的焊缝高温灼人,乔素林、曹迪站在1米外,用撬棍精准撬下了浇筑棒。
为确保钢轨平顺如丝,还需进行热打磨与冷打磨,将接头平直精度控制在0.1~0.3毫米的极限范围。司恒提起打磨机在钢轨上移动,火花如金色喷泉般飞溅出一米多高——这是属于钢轨“接骨师”的独特焰火,在灼热天地间绽放出坚韧的绚烂。
18点20分,探伤仪的探头全断面平稳丝滑地扫过4个新焊的接头——质量全部合格!工装浸透汗水的“接骨师”们撤出线路,脱下防护服,后背与腋下赫然结满白花花的盐霜,那是汗水熬出的勋章。
暑气蒸腾,钢轨灼人。烈日下,一群又一群的钢轨“接骨师”在毫厘之间与时间竞速,在钢水烈焰中用汗水结晶的盐霜锻造起一条又一条连接美好生活的安全通道……(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洪涛 通讯员 何兵)
一直牛配资-国内股票加杠杆-配资正规平台排名-求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