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 ) 。
A. 计划分配
B. 双向选择
C. 市场配置
D. 自主择业
答案:D
2.( )是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手段。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
答案:B
3.晚清设立的( )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A. 天津西学学堂
B. 南洋公学
展开剩余97%C. 山西大学堂
D. 京师大学堂
答案:D
4.( )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
A. 培养方案
B. 课程体系
C. 专业设置
D. 学制设置
答案:B
5.( )的创建标志研究型大学的产生。
A. 柏林大学
B. 剑桥大学
C. 牛津大学
D. 霍普斯金大学
答案:A
6.我国近代最早的新型大学是 1895 年创办的( )。
A. 京师同文馆
B. 天津西学学堂
C. 京师大学堂
D. 清华大学
答案:B
7.( )是现代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
A. 培养专门人才
B. 发展科学
C. 服务社会
D. 国际合作
答案:A
8.高等教育入学率( )属于大众型教育阶段。
A. 3%内
B. 15%内
C. 15%-50%
D. 50%以上
答案:C
9.( )的大学教授属于政府高级公务员。
A. 日本
B. 德国
C. 韩国
D. 巴西
答案:B
10.校风校训属于校园文化的( )文化。
A. 物质
B. 精神
C. 制度
D. 行为
答案:B
11.校风校训属于校园文化的( )文化。
A. 物质
B. 精神
C. 制度
D. 行为
答案:B
12.心理学家( )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A. 斯金纳
B. 桑代克
C. 巴甫洛夫
D. 华生
答案:B
13.从迁移的性质来分,可以分成正迁移和( )。
A. 负迁移
B. 逆向迁移
C. 非特殊迁移
D. 纵向迁移
答案:A
14.对于那些"认识到拿人家东西不对,也为此而感到羞愧,但还是抵挡不住一些好东西的诱惑,从而出现了偷盗行为"的孩子,应加强( )的培养。
A. 道德认识
B. 道德信念
C. 道德情感
D. 道德意志
答案:D
15.下列选项中,能够激起内部学习动机的因素是( )
A. 父母的约束
B. 学习材料的趣味性
C. 教师的表扬、奖励
D. 竞争情境
答案:B
16.( )是一种非结构式访谈,在访谈的过程中调查者无须按照预定的访谈结构和问题机械地提问,被调查者也无须按备选答案对问题做出回答,是就某—主题与被调查者进行自由、深入的交谈。
A. 个案研究法
B. 深入访谈法
C. 教育经验总结法
D. 文件分析法
答案:B
17.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学习主律是( )
A. 准备律、应用律、消退律
B. 准备律、练习律、泛化律
C.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D. 准备律、练习律、消退律
答案:C
18.( )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通过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现象的规律和特征的一种研究方法。
A. 实验法
B. 测验法
C. 调查法
D. 观察法
答案:D
1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A. 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
B. 学生学习
C. 教师教学
D. 教学环境
答案:A
20.( )是对一个人或一组人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方法。个案法比较适合进行特例研究。
A. 个案研究法
B. 深入访谈法
C. 教育经验总结法
D. 文件分析法
答案:A
21.儿童脑重基本达到成人水平的年龄是( )
A. 3 岁
B. 6 岁
C. 9 岁
D. 12 岁
答案:D
22.依据办学主体的不同,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结构属于公立主导型的是( )。
A. 美国
B. 墨西哥
C. 韩国
D. 日本
答案:A
23.( )大学首先确立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大学理念。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德国
答案:D
24.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视情况,属于教学评价中的( )方面评价。
A. 认知
B. 情感
C. 技能
D. 习惯
答案:A
25.( )的颁布,推动了美国赠地学院运动的兴起,引导了美国大学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社会的发展趋向。
A. 莫里尔法案
B. 退伍军人法案
C. 国防教育法案
D. 高等教育方向法
答案:A
26.( )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教学的成败。
A. 课程建设
B. 教学内容
C. 教材建设
D. 现代教育技术建设
答案:A
27.学分制的缺点之一是( )。
A. 难以反映学习的质量
B. 难以因材施教
C. 难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D. 难以发挥学生的特长
答案:A
28.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一般认为是在西方( )时代。
A. 古希腊
B. 雅典
C. 欧洲中世纪
D. 文艺复兴
答案:A
29.( )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A. 思维定势
B. 功能固着
C. 启发
D. 原型
答案:A
30.个人能正确建构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使用这些意识察觉来作出适当的行为,并规划、引导自己的人生。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中的( )
A. 语言智能
B. 逻辑-数学智能
C. 空间智能
D. 内省智能
答案:D
31.( )又称上位学习,是指在若干已有的从属观念的基础归纳出一个总观念。
A. 类属学习
B. 总括学习
C. 并列学习
D. 结合学习
答案:B
32.( )指学生的认知能力随其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A. 学生的认知发展
B. 学生的注意发展
C. 学生的记忆发展
D. 学生的思维发展
答案:A
33.( )是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向被调查者提出有关的问题,让其回答,了解某一心理活动的发生及其条件,从而了解这一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法包括结构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两种主要的类型。
A. 实验法
B. 测验法
C. 调查法
D. 观察法
答案:C
34.根据迁移的层次,把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 )
A. 负迁移
B. 逆向迁移
C. 非特殊迁移
D. 纵向迁移
答案:D
35.( )是指人能够将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
A. 注意稳定性
B. 注意分配性
C. 注意转移性
D. 注意的指向性
答案:A
36.( )是指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日常工作中获得的关于教育过程心理现象的整合性认识及总结,寻找其中规律性的方法。
A. 个案研究法
B. 深入访谈法
C. 教育经验总结法
D. 文件分析法
答案:C
37.( )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
A. 认知策略
B. 学习策略
C. 学习方法
D. 记忆策略
答案:A
38.( )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种学习对另—种学习的促进作用。
A. 正迁移
B. 逆向迁移
C. 非特殊迁移
D. 纵向迁移
答案:A
39.牛津剑桥等英国古典大学具有悠久的( )传统。
A. 自由教育
B. 博雅教育
C. 专业教育
D. 技能教育
答案:B
40.提出"多元化巨型大学"概念的当代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是( )
A. 布鲁贝克
B. 科尔
C. 郝钦斯
D. 弗莱克斯纳
答案:B
41.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院是在( )成立的。
A. 柏林大学
B. 东京大学
C. 霍普金斯大学
D. 哈佛大学
答案:C
42.( )是高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
A. 课堂教学
B. 实验操作
C. 毕业实习
D. 毕业设计(论文)
答案:D
43.( )是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A. 实验法
B. 测验法
C. 调查法
D. 观察法
答案:A
44.根据知识的分类,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 )
A. 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条件性知识
D. 描述性知识
答案:A
45.( )是指将动作步骤从陈述性知识的表征转换成程序性知识表征的过程,程序化之后执行某个动作不再需要提取陈述性知识。
A. 模式识别学习
B. 动作步骤的学习
C. 程序化
D. 程序合成
答案:C
46.专家相对于新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势关键在于( )
A. 记忆容量大
B. 动机强烈
C. 智力水平高
D. 专业知识的储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优势
答案:D
47.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 布鲁纳
B. 华生
C. 维果斯基
D. 桑代克
答案:C
48.羽毛球打得好的人,其网球也打得好,是因为二者之间有共同的成分,该观点属于( )
A. 相同要素说
B. 概括说
C. 三维迁移理论
D. 关系转换说
答案:A
49.高校教师面对的是青年和成年人,劳动职责也是多方面的。体现出大学教师工作的( )特点。
A. 复杂性
B. 创造性
C. 长效性
D. 协作性
答案:A
50.( )是考试试题区分出学生能力水平差异程度的指标。
A. 信度﹒这主要是衡量考试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再次进行相同的考试,他们是否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B. 效度-这通常用来衡量考试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它所要测试的内容或技能。
C. 难度–这通常指的是试题的难易程度。
D. 区分度
答案:D
51.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属于中央集权型的是( )。
A. 美国
B. 德国
C. 法国
D. 日本
答案:C
52.人们溯源现代高等学校时,一般都认为是( )。
A. 西方古希腊时代
B. 中国的殷商时代
C. 欧洲中世纪大学
D.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时期
答案:C
53.( )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A. 自我教育
B. 活动和交往
C. 德育知识的学习
D. 道德情感
答案:B
54.提出实用主义教育观的著名学者是( )。
A. 克拉克.科尔
B. 杜威
C. 德里克.博克
D. 夸美纽斯
答案:B
55.( )是指无预定目的、也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长时注意
D. 瞬时注意
答案:B
56.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廖世承于哪─年编写的?
A. 1918 年
B. 1920 年
C. 1924 年
D. 1930 年
答案:C
57.一名学生早上到学校主动打扫教室,被老师看到后得到老师的表扬,以后这个学生经常早到校打扫卫生。这种结果可以用( )原理来解释。
A. 经典性条件反射
B. 操作性条件反射
C. 自我强化
D. 替代强化
答案:B
58.民国时期"大学区制"是蔡元培仿效( )高等教育系统设立的。
A. 法国
B. 德国
C. 美国
D. 英国
答案:A
59.重视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引导与开展,属于校园文化建设中( )层面的文化建设。
A. 物质文化
B. 精神文化
C. 制度文化
D. 行为文化
答案:D
60.最早系统阐述高等教育理念为“自由教育"的学者是( )
A. 纽曼
B. 杜威
C. 德里克.博克
D. 加塞特
答案:A
61.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真诚热情民主的程度,属于教学评价中的( )方面评价。
A. 认知:认知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他们的思维能力。
B. 习惯:习惯主要评价的是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与教师的表现关系不大。
C. 技能:技能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技巧以及他们对学生的指导能力。
D. 情感:情感主要评价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如是否真诚、热情、民主等。根据问题描述,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真诚热情民主的程度,这明显是关于情感态度的评价。因此,最符合的选项是 D 情感。
答案:D
62.在学生失败以后,容易使学生对未来失去信心的归因方式是( )归因。
A. 运气:将失败归因于运气意味着认为成功与否是随机的,不受个人控制。
B. 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努力意味着认为如果更加努力,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C. 自身能力:将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意味着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D. 任务难度:将失败归因于任务难度意味着认为失败是因为任务太难。现在,考虑问题的要求,我们要找到那种会导致学生对未来失去信心的归因方式。显然,将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对未来的挑战和尝试失去信心。
答案:C
63.短时记忆的容量通常是以什么为单位的( )
A. 选项"比特"是信息量的单位,常用于描述数据存储和通信中的信息量。
B. 组块。
C. 选项"变式"通常用于描述事物变化的形式或方式,与短时记忆的容量没有直接关系。
D. 选项"概念"是认知心理学中用于描述事物共同特征的抽象思维单位。
答案:B
64.为获得奖励、表扬而产生的学习动机称为( )
A. 内部动机
B. 认知动机
C. 外部动机
D. 自我提高的动机
答案:C
65.( )是当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突出的特点。
A. 专业性
B. 教学与科研结合
C.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D. 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联系
答案:B
66.布鲁贝克认为,( )和政治论是高等教育存在的两大哲学基础。
A. 认识论
B. 文化论
C. 技能论
D. 创造论
答案:A
67.( )是衡量考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度的指标。
A. 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区分度
答案:A
68.( )是对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程度即对知识和能力掌握程度的评定。
A. 教学检查
B. 教学评价
C. 教学总结
D. 学业成绩考核
答案:D
69.( )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A. 备课
B. 上课:
C. 问题答疑
D. 课后总结
答案:B
70.( )是指在同—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
A. 注意稳定性
B. 注意分配性
C. 注意转移性
D. 注意的指向性
答案:B
71.所谓( ),就是人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案、计划或办法,它决定着问题解决的具体步骤。
A. 问题空间
B. 问题解决策略
C. 算法策略
D. 启发策略
答案:B
72.提出"威斯康星思想""的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是( )
A. 弗莱克斯纳
B. 布鲁贝克
C. 郝钦斯
D. 范海斯
答案:D
73.依据办学主体的不同,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结构属于私立主导型的是( )。
A. 美国
B. 德国
C. 荷兰
D. 日本
答案:D
74.经典性条件反射说的创始人是( )
A. 斯金纳
B. 桑代克
C. 巴甫洛夫
D. 华生
答案:C
75.学生的( )主要是指学生在知觉、记忆、言语和思维方面表现的差异。
A. 智力类型差异
B. 智力水平差异
C. 人格差异
D. 性格差异
答案:A
76.高校中师生关系一般不能表现为( )关系。
A. 工作
B. 情感
C. 道德伦理
D. 特殊
答案:D
77.( )决定着高等教育体制。
A. 政治体制
B. 经济体制
C. 文化
D. 人口
答案:B
78.( )是指当环境发生变化或个体面临的任务发生变化时,需要注意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
A. 注意稳定性
B. 注意分配性
C. 注意转移性
D. 注意的指向性
答案:C
79.根据知识的分类,关于“如何决定去做及什么时候去做"的知识是( )
A. 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条件性知识
D. 描述性知识
答案:C
80.程序性知识特有的表征方式是( )
A. 命题
B. 命题网络
C. 图式
D. 产生式
答案:D
81.( )是指通过对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积累的有关文件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当前问题形成的原因。
A. 个案研究法
B. 深入访谈法
C. 教育经验总结法
D. 文件分析法
答案:D
82.我国近代最早的新型大学是 1895 年创办的( )。
A. 京师同文馆
B. 天津西学学堂
C. 京师大学堂
D. 清华大学
答案:B
83.( )率先领导了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学职能的大变革。
A. 德国
B. 法国
C. 美国
D. 英国
答案:A
84.研究具有明确性可行性风险性和商业性等特点。
A. 应用
B. 基础
C. 理论
D. 开发
答案:A
85.又称运动技能,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如书写、体操、游泳、舞蹈等。
A. 内循环技能
B. 外循环技能
C. 动作技能
D. 智力技能
答案:C
86.阶段的儿童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发展水平接近成人。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D
87.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主要是围绕( )而展开。
A. 学科
B. 专业
C. 课程
D. 培养计划
答案:B
88.标志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发展到了实质阶段。
A. 互派留学生
B. 课程国际化
C. 学习培训
D. 合作办学
答案:B
89.( )是人们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A. 注意
B. 记忆
C. 思维
D. 情感
答案:B
90.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客体永久性观念的形成,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产生的(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
91.从迁移的方向来分,迁移可以分为顺向迁移和( )。
A. 负迁移
B. 逆向迁移
C. 非特殊迁移
D. 纵向迁移
答案:B
92.目前我国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 ) 。
A. 讲授法
B. 讨论法
C. 实验教学法
D. 计算机教学法
答案:A
93.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将( )判为最高心理需要。
A. 审美需要
B. 认知需要
C. 自我实现需要
D. 生理需要
答案:C
94. 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被誉为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是( )
A. 华生
B. 桑代克
C. 加涅
D. 巴甫洛夫
答案:B
95.( )是学习某一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保证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
A. 选修课程
B. 必修课程
C. 理论课程
D. 实践课程
答案:B
96.“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体现的是( )压力。
A. 科学研究
B. 社会高期望
C. 情境压力
D. 时间压力
答案:B
97.高等教育领导权取决于( )
A. 经济因素
B. 文化因素
C. 市场因素
D. 政治因素
答案:D
98.对于头脑风暴的基本原则,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延迟评判
B. 自由畅想
C. 求异创新
D. 鼓励批评
答案:D
99.打字、骑自行车、开车等,当这些动作以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时,称为( )。
A. 操作技能
B. 认知技能
C. 智力技能
D. 外部能力
答案:A
100.“学而不已,阖棺乃止”。这句话体现了(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A. 爱岗敬业
B. 爱国守法
C. 终身学习
D. 教书育人
答案:C
本题库总共:5个章节,227道题目,剩余127道题可至试题通小程序继续题。
发布于:江苏省一直牛配资-国内股票加杠杆-配资正规平台排名-求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